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纺织定型机的使用方法
发布时间:2025/8/26 11:55:00
来源:http://www.jyjxgy.com/news1078437.html
纺织定型机是纺织品后整理的关键设备,通过高温、张力、湿度等工艺参数控制,使织物在定型过程中消除内应力、稳定尺寸、改善手感,并赋予织物抗皱、防缩、挺括等特性。以下是其详细使用方法,涵盖操作流程、参数设置、维护要点及安全规范:
一、使用前的准备工作
设备检查
机械部分:检查链条、导布辊、烘箱门密封条是否完好,确保无松动或磨损;测试超温报警、急停按钮等安全装置功能正常。
电气系统:确认加热管、风机、温度传感器等电气元件接线牢固,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。
热源系统:
燃气定型机:检查燃气管道无泄漏,压力表显示正常(通常0.02~0.05MPa)。
电加热定型机:测试加热管电阻值是否在额定范围内(如380V加热管电阻约50Ω)。
润滑维护:对链条、轴承等运动部件加注耐高温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润滑脂),减少磨损。
工艺参数预设
温度设置:根据织物材质确定定型温度(参考范围):
棉/麻织物:180~200℃
涤纶/锦纶:190~210℃
氨纶/弹性织物:160~180℃
车速设定:结合温度与织物厚度调整车速(如薄型涤纶布车速20~30m/min,厚型牛仔布车速8~15m/min)。
张力控制:通过张力传感器或手动调节配重块,确保织物在定型过程中保持平整不拉伸(张力值通常为织物重量的1.2~1.5倍)。
超喂量设置:针对弹性织物,设置超喂率(5%~15%)以补偿定型收缩,避免门幅变窄。
织物准备
预处理:确保织物已完成退浆、漂白、染色等前处理工序,含水率控制在8%~12%(过湿易导致定型后发黄,过干易产生静电)。
防静电处理:对化纤织物喷洒抗静电剂(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),减少定型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。
分批管理:按织物品种、克重、颜色分类定型,避免交叉污染(如深色织物与浅色织物分开处理)。
二、操作流程与步骤
开机预热
启动设备电源,依次开启烘箱风机、加热系统,设定目标温度后预热30~60分钟(冬季需延长预热时间),确保烘箱内温度均匀(温差≤±3℃)。
预热检查: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烘箱各区域温度,确认无局部过热或低温区。
穿布与引布
穿布路径:将织物依次穿过进布架、轧车、烘箱、冷却辊、落布装置,确保导布辊无缠绕或跑偏。
引布操作:使用废布作为引布,以低速(5~10m/min)运行设备,检查织物是否平整通过各辊筒,无褶皱或卡滞。
定型加工
参数确认:再次核对温度、车速、张力等参数是否与工艺单一致,并记录初始参数(如温度195℃、车速25m/min)。
正式运行:逐步提速至目标车速,观察织物门幅、克重、手感等指标是否达标(如门幅公差±1cm,克重公差±3%)。
在线检测:每30分钟取样检测一次,使用门幅尺、电子天平测量门幅和克重,用折痕回复角测试仪评估抗皱性。
冷却与落布
冷却处理:定型后的织物通过冷却辊(温度≤40℃)快速降温,防止热收缩变形。
落布整理:将织物卷取在纸管上,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潮,并标注批次号、日期、工艺参数等信息。
三、关键工艺参数控制
温度控制
升温速率:避免快速升温导致织物表面硬化而内部应力未释放,升温速率控制在3~5℃/min。
恒温时间:根据织物厚度确定恒温时间(如薄型织物3~5分钟,厚型织物8~10分钟),确保热渗透充分。
降温方式:采用自然冷却或强制风冷,禁止直接喷水降温(易导致织物脆化)。
张力控制
进布张力:通过磁粉制动器或气动张力器调节,确保织物平整进入轧车,避免松弛或拉伸。
烘箱内张力:通过导布辊间距和车速匹配控制,防止织物在高温下过度拉伸(如涤纶织物拉伸率≤2%)。
出布张力:略低于进布张力(约降低10%),补偿织物冷却后的收缩。
湿度控制
轧车压力:根据织物吸湿性调整轧车压力(如棉织物压力0.2~0.3MPa,化纤织物压力0.1~0.15MPa),确保轧余率(织物带液量)在60%~70%。
烘箱湿度:通过排湿风机控制烘箱内相对湿度≤15%,避免水蒸气在织物表面冷凝导致色斑。